六必居始于明朝嘉靖九年(公元1530年),至今已有480多年的历史,是京城历史最悠久,久负盛名的老字号之一。六必居酱园坐落在前门粮食店街三号,其门面房是中国古式的木结构建筑,为1994年重新翻建,仍保持着古香古色的建筑风格。六必居店堂里悬挂的“六必居”金字大匾,相传出自明朝宰相严嵩之手。此匾虽数遭劫难,仍保存完好,现已成为稀世珍品。
“六必居”盛极一时,然而也饱经风霜。据史料载,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,义和团火烧卖洋货的商店,“六必居”所在的前门外粮食店街遍地火海,在大火殃及小店时,伙计张夺标冒生命危险从浓烟中把大匾抢救出来,藏于崇文门外一带的临汾会馆。以后,东家返回被焚的店中,得知大匾幸存时,喜极而泣。有匾就有生意,他特提拔了张夺标,“六必居”继续经营。 “文革”期间,名匾被当成“四旧”再度惨遭破坏,被送进了北京展览馆,店名也被改为“红旗酱菜厂”。直到1972年,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访华,提出参观北京“六必居”的要求,在周恩来总理的批示下,厂里把牌匾由展览馆取回,精心修复后,又重新高悬于店堂正中。
相传,六必居最早是酿酒的。“六必”(黍稻必齐、曲蘖必实、湛炽必洁、陶瓷必良、火候必得、水泉必香。)在生产操作工艺上可以解释为:用料必须上等、下料必须如实、制作过程必须清洁、火候必须掌握适当、设备必须优良、泉水必须纯香。
六必居酱园的酱菜,原料考究,制作精细,味美质佳,酱香浓郁,脆嫩清香,甜咸适度,被誉为北京的特殊风味而驰名中外。其酱菜分为许多种类,甜酱渍菜最拿手,其次还有黄酱渍菜、甜酱黄酱混合渍菜。传统产品有:甜酱萝卜、甜酱黄瓜、甜酱甘露、甜酱黑菜、甜酱包瓜、甜酱姜芽、甜酱八宝菜、甜酱什香菜、甜酱瓜、糖蒜、天然酱、铺淋酱油。这些传统产品一直是明、清宫廷和达官贵族的宴上佳肴,深受人们的喜爱。